牙齒結節(Dens Evaginatus)|又稱竹筍牙,小突起藏著大學問
什麼是牙齒結節?
牙齒結節(Dens Evaginatus),俗稱 竹筍牙,是一種常見的牙齒發育異常。
在牙齒的表面(通常是咬合面或舌側)會多出一個小小的突起,看起來就像一根「竹筍」從地裡冒出來,因此被暱稱為竹筍牙。

這個突起並非單純的琺瑯質,而是由琺瑯質、牙本質,甚至可能包含牙髓(神經)所組成。
因此,一旦斷裂或磨耗,就可能導致牙髓暴露與牙痛。

常見發生位置
牙齒結節最常出現在:
- 下顎第二小臼齒 的咬合面中央
- 上顎前牙 的舌側面(這種類型也稱為 鷹爪結節 Talon cusp)
根據統計,亞洲族群發生率較高,青少年階段尤其常見。
為什麼竹筍牙需要特別注意?
雖然竹筍牙看起來只是牙齒上的小突起,但若忽視它,可能導致:
- ⚠️ 突起崩裂、牙髓暴露:結節內含牙髓,一旦破裂會造成劇烈疼痛或根尖感染。
- ⚠️ 咬合干擾:突起過高會造成牙齒提早接觸、牙齒磨損或咀嚼不順。
- ⚠️ 清潔困難:突起與凹陷交界處容易藏污納垢,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。
治療與處理方式
治療需依結節大小與臨床狀況而定,常見方法包括:
- 定期追蹤觀察
若突起小、無咬合干擾,可先觀察,每半年檢查一次。 - 分次輕磨與塗氟保護
突起太高時可分次磨低,並塗上氟化物或樹脂封劑,防止牙髓暴露。 - 樹脂補強或包覆
對容易斷裂的結節,可預先以樹脂材料加強保護。 - 根管治療與修復
若結節斷裂導致牙髓暴露,需進行根管治療,之後再以牙冠修復。


如何預防竹筍牙引發的問題?
- 🪥 每天正確刷牙、使用牙線,保持突起周圍清潔。
- 🦷 定期牙科檢查,尤其青少年階段若提早發現,可預防未來問題。
- ❗ 若發現牙齒表面有異常突起或敏感,應儘早請牙醫師檢查。
醫師小叮嚀
竹筍牙雖然只是牙齒表面的小變化,但卻潛藏牙髓暴露與疼痛的風險。
透過早期診斷與保護性治療,可以有效預防問題惡化。
若您或孩子的牙齒上發現類似「小尖尖」的突起,歡迎讓牙醫師評估,
及早處理、避免未來需要根管治療的困擾。